非遺進校園 文化有傳承
近日,汪清縣文化館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來自汪清縣第一實驗幼兒園的20余名教師參加培訓,在學習實踐中感受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的獨特價值和魅力。
此次活動采取理論講座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顒又校瑖壹壏俏镔|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金明春圍繞中國朝鮮族農樂舞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基本技藝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向教師們普及相關非遺知識。在實踐操作環節,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李俊霖親身示范、耐心指導,帶領教師們系統學習象帽的佩戴方法、象帽舞的動作要領等技藝技法。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專業標準的示范動作,讓教師們受益匪淺,紛紛表示將學以致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向孩子們傳授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的相關知識,讓孩子們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汪清縣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旨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引入校園,進一步推動非遺的推廣普及和活態傳承,提升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知,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熏陶。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房華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