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越種勁越足——解碼安圖縣“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豐收密碼
秋陽明媚,正是豐收好時節。每天,長白山麓晨霧未散,安圖縣廣袤的田野便已熱鬧起來。
大型聯合收割機轟鳴穿梭,金黃的玉米穗卷入機腹,秸稈粉碎還田化作泥土芬芳;農家院落里,村民們忙著晾曬新糧,黝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這幅動人的秋收圖景,是這片黑土地上的年度盛事,也是安圖縣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生動實踐。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近年來,安圖縣錨定戰略核心,從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科技賦能等方面精準施策,既筑牢了糧食安全根基,也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藏糧于地”,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穩產田”。自2019年起,安圖縣累計新建高標準農田22.03萬畝,覆蓋全縣8個鄉鎮75個行政村;805個涵洞、19座農橋、97公里溝渠串聯起昔日零散的“巴掌田”“望天田”,讓“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從藍圖變為現實。
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直接帶來了機械化耕作效率的提升,讓種植成本下降,農民的“錢袋子”隨“糧倉子”一起鼓了起來。
與此同時,對黑土地的“滋養”與守護持續加碼。2024年,安圖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7%,13.48萬噸秸稈通過肥料化、飼料化等途徑“反哺”土地,持續改善地力,為糧食穩產增產注入源源不斷的“地氣”,確保這片寶貴的黑土地越種越肥沃,發展后勁越來越足。
“藏糧于技”,讓科技成為增產“動力源”。2025年,156臺無人機“化身”安圖縣糧食生產的“空中管家”,不僅承擔著52.22萬畝作物的高效植保任務,更具備實時災情鑒定與精準反饋能力?!耙粐姸啻佟?等關鍵技術借力無人機實現高效落地,一次作業即可達成促苗壯稈、抗逆減災等多重目標。在6個鄉鎮的農田里,“科技的翅膀”正穩穩托舉糧食產能攀上新高峰。
支撐種糧科技浪潮的,還有強大的地面服務體系。安圖縣農業農村局全年檢修農機具超千臺(套),組織專家團隊開展12場集中技術培訓和30余次深入田間的精準指導,將病蟲害綠色防控、農機安全生產等知識送達“最后一公里”,確??萍技t利精準滴灌至每一位農戶。
田間地頭的豐收圖景,是政策落地的生動注腳。在兩江鎮,秋收的“田園交響曲”高潮迭起:農機手熟練操控收割機,切割、脫粒、秸稈粉碎一氣呵成,金黃的玉米粒如流水般涌入運輸車;庭院里、糧倉前,農戶們忙著晾曬、歸倉,幸福感伴著新糧的醇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為確保顆粒歸倉,兩江鎮早部署、強協同:農業技術推廣站10余次入村指導,精準講解收割時機與儲存技巧;調配農機設備,打通調度“堵點”,讓農機“用得上、效率高”;30余次精準的氣象與安全提醒通過微信群、廣播傳遞到戶,引導科學搶收……從縣域的宏觀布局到鄉鎮的微觀服務,層層遞進的保障體系讓豐收的果實穩穩“落袋”。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當每一寸耕地都煥發新生、每一項科技都深入農業肌理、每一戶農民都喜獲豐收,安圖縣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筑牢了糧食安全“壓艙石”,更以顆粒歸倉的扎實成果鋪就了鄉村全面振興路。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