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縣人大常委會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人大工作深度融合——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汪清貢獻人大力量

近年來,汪清縣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決定》,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人大工作深度融合,從監督、代表、招商工作等方面精準發力,有力促進了汪清縣各族群眾堅定“五個認同”、始終“親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堅持依法有效監督, 護航高質量發展
汪清縣人大常委會立足監督職能,多措并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力有效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2024年以來,汪清縣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發展所需、改革所急、民心所盼,高頻度、高密度、高質量履行監督職責,累計聽取“一府一委兩院”工作報告26項,組織集中視察11次、執法檢查4次、專題調研20次,實現項目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民族團結進步、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民生保障、法治政府建設、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整改、公益訴訟等重點領域監督“全覆蓋”。
在監督工作中,汪清縣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會前深入一線開展“蹲點式”調研摸清實情;會中組織“面對面”詢問,開展量化評價;會后實行“清單化”交辦、“臺賬式”督辦、“銷號制”落實,形成審議意見63條、調研報告20篇,以監督剛性確保法律法規和縣委決策部署在汪清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切實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轉化為民族地區治理效能,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汪清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強化代表履職管理, 激發代表履職活力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源泉,只有做好代表工作,人大及其常委會才能更好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為提升代表履職實效,汪清縣人大常委會不斷完善代表工作機制,推動代表深入基層聽民意、解民憂,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民生實事中可感可知、深入人心。
汪清縣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代表隊伍建設,著力完善代表履職考核評價體系,嚴格依照《汪清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職考核評價細則》開展工作,不斷強化激勵引導和履職約束機制,對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代表,及時進行談話提醒;對連續兩年履職不力的代表,按規定予以勸辭。同時,將代表任期內的履職表現作為換屆時推薦連任的重要依據,切實增強代表履職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在提升代表履職能力方面,汪清縣人大常委會深入開展州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千名代表進千村(社區)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辦好群眾關心的民生事”主題活動,結合汪清縣實際,選派261名五級人大代表深入200個村屯、20個社區,開展宣講247場,惠及群眾6553人,收集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162件,推動解決134件,其余事項實行掛牌督辦、限時銷號,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群眾中落地見效。
同時,汪清縣人大常委會持續深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舉辦代表建議辦理專題培訓班,組織全縣31個承辦部門70余人參訓,印發《汪清縣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督辦工作方案》,系統講解辦理流程與要求,切實提升代表建議辦理質效。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面提升招商質效
為加快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物質基礎,促進各族群眾在共享發展紅利中不斷增強“五個認同”,汪清縣人大常委會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緊扣縣委“一園三區”戰略部署,聚焦農特產品加工、中醫藥、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精準謀劃、靶向發力,為推動縣域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自去年起,汪清縣人大常委會通過召開招商引資座談會、走訪企業家代表、發放倡議書等多種方式,積極引導人大代表主動融入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大局。同時,著力健全要素保障機制,精準破解項目落地過程中存在的土地、資金、物流等堵點和難點問題,加快構建起“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機關干部和人大代表全員參與的招商工作新格局。一年來,汪清縣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三次率隊赴上海、浙江、深圳、沈陽等地開展精準招商,累計拜訪目標企業16家,成功邀請4批共21家企業前來考察,推動簽約落地項目11個,計劃總投資額達18.72億元,目前已實際完成投資1.92億元。在這些項目中,新材料零部件加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機加工等項目填補了汪清裝備制造產業空白;無麩質食品產業園、植物三素分離等項目憑借其獨有的核心專利,實現了從原料酶解到終端產品的全鏈條自主可控,具備技術壁壘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廣闊等突出優勢。
站在新起點上,汪清縣人大常委會將以更高站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更實監督服務高質量發展、以更優服務激發代表活力,持續將制度優勢轉化為邊疆民族地區的治理效能,為加快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民族團結、幸福平安的中國式現代化新汪清貢獻人大力量。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