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街巷聽民聲 躬身為民踐初心——記省人大代表、汪清縣長榮街道江北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吳善花

17年來,從居委會工作人員到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再到省人大代表,汪清縣長榮街道江北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吳善花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使命擔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心系社區居民、情系千家萬戶,被居民親切稱為“最親社區書記”。
把“社區小事”變“代表課題”,解民憂答民盼
2022年,剛當選省人大代表的吳善花,內心既有激動也有忐忑?!凹拥氖悄馨鸦鶎影傩盏穆曇魩У绞±?,忐忑的是怕履職不到位,辜負選民期望?!被仡櫘敃r的心情,她仍記憶猶新,但很快便找準方向:“社區就是我的履職陣地,居民的家長里短是最鮮活的素材,只要把群眾期盼的事辦實,履職就不會跑偏?!?/p>
真正讓吳善花讀懂“代表”二字分量的,是2022年處理山水宜家小區9號樓屋頂漏水的事。這個建成多年的小區因年久失修,每逢雨天,頂樓居民便苦不堪言。得知情況后,吳善花立刻帶著網格員挨家挨戶登記漏水情況,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滿了居民的訴求?!肮庥涗洸粔?,關鍵要解決問題?!彼匀舜蟠砩矸葜鲃蛹芷饻贤蛄?,把住建局、街道辦的有關人員請到社區,召開“面對面”協商會。經過多次協調,最終推動責任部門認領任務,對屋頂進行了徹底維修?!皢栴}解決那天,居民們自發來社區道謝,有位居民握著我的手說‘感謝你們,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那一刻,我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被貞浧甬敃r的場景,吳善花臉上滿是欣慰。
自此,吳善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成了名副其實的“百姓說事本”。走訪時,誰家有困難、誰人有怨氣,她都一一記下。了解到轄區老年人就餐不便后,她以人大代表身份梳理形成建議并積極發聲。2023年省人代會上,吳善花提交了“在社區內建設惠民食堂”的建議,后續還持續跟蹤推進。同年10月,江北社區嵌入式食堂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落地,為老年群眾提供早、中、晚餐服務,深受居民歡迎?!按聿皇菕靷€名,是要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比缃瘢瑓巧苹ǖ墓P記本越記越厚,解決問題的清單也越來越長?!懊拷鉀Q一個問題,我心里就踏實一分。”她說。
以“代表之責”護“團結之花”,聚合力建家園
江北社區是多民族共居的家園,漢族、朝鮮族、滿族等各族居民在這里和睦共處。在吳善花心中,民族團結是社區的“根”,也是她工作的重點方向。
“促進民族團結,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要融入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眳巧苹ㄊ沁@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她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一次次節日歡慶、一場場糾紛調解中,讓各族居民在江北社區不僅能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鄰居,還能結美滿姻緣,讓民族團結之花絢爛綻放。
每年春節,吳善花會組織居民寫春聯、包餃子;端午節,她帶領大家包粽子、煮粽子,還把熱騰騰的粽子送到獨居老人家中。這些看似簡單的活動,卻成了連接各族居民情感的橋梁。政策宣講時,她用雙語講解民族團結政策,居民們邊學邊聊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紛紛稱贊這種宣講方式“接地氣、記得住”。在矛盾調解桌前,她用雙語耐心溝通,無論是鄰里摩擦還是家庭糾紛,經她勸解,往往都能冰釋前嫌?!肮澣栈顒邮菢蛄?,調解桌是紐帶,目的只有一個——讓大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眳巧苹ㄕf。
2024年,延邊州啟動“三共四同”互嵌式示范社區建設,吳善花抓住這一契機,依托社區黨建聯盟資源,打造了民族團結示范街和紅石榴生活館。她組織開展“舌尖上的美食”“童心共筑中國夢”“唱響復興夢”等系列主題活動,借助有形有感的共居生活環境,引發各族群眾思想共鳴。同時,她還在小區、物業辦公室開設“紅石榴”議事點,組織群眾共商身邊事,真正實現“居民事居民議、居民決”,切實解決民生訴求,有效提升了轄區居民的幸福指數。
如今走進江北社區,各族居民同過一個節、同吃一桌飯已成常態,大家臉上的笑容,成了社區最靚麗的風景線。
融“履職深情”于“長久之功”,做百姓貼心人
“當了人大代表,就得讓社區和居民生活日日向好?!眳巧苹ㄕf。自任職以來,她始終以“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在吳善花看來,真正的為民服務,不僅要解決眼前問題,更要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2021年,她在社區推行“繪百家圖、訪百家情、解百家憂”的“三百”工作模式,推動社區治理走向精細化、系統化。“社區干部要成為‘活字典’,對每家每戶的情況都要了然于心?!眳巧苹ū硎?,“通過堅持‘一日兩巡五訪’機制,我們能隨時隨地了解居民需求,幫群眾解決困難。”這一工作法在實踐中成效顯著,2024年1月,江北社區“三百工作法”獲評全州“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吳善花的貼心服務,不僅體現在制度創新上,更融入日常細節里。為解決戶外工作者休息難題,她在社區打造“愛心驛站”,配備休息椅、飲用水、醫藥箱、充電器、暖手寶等物品,滿足快遞員、外賣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及新就業群體的日常需求?!皡谴?,你們這驛站真貼心,咱們干活都更有勁兒了!”聽到戶外工作者的感謝,吳善花笑得眉眼彎彎。
在吳善花心中,人大代表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人大代表的任期有屆數,但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我愿意做一顆永不松勁的螺絲釘,把大伙的心聲帶到省里,把黨的政策送到群眾心坎里?!?7年來,她用一件件小事聚民心、用一樁樁實事解民憂,將履職足跡印在社區每個角落,用真情與實干,書寫著基層人大代表服務人民的動人篇章。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