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大蒲柴河鎮紀委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重建一座“小橋梁” 惠及百姓“大民生”
“以前,村民到自家地里干活兒,要么繞路多走半個多小時,要么就得趟河過去,特別危險!現在新橋通了,俺們出行方便多了,鎮黨委、政府和紀檢部門真是幫我們辦了件大好事!”近日,站在新吊橋上,大蒲柴河鎮浪柴河村村民老李難掩激動。

浪柴河村現有230戶、770余名村民。上世紀80年代,村里建成一座橫跨富爾河、連接河西岸的吊橋,橋長80米。這座吊橋不僅是村民日常出行、開展農耕生產的重要交通紐帶,也是村民進山從事副業生產的關鍵通道。2024年8月,大蒲柴河鎮境內突降暴雨,這座吊橋被沖毀。此后,浪柴河村村民日常出行只能“繞遠路、趟險河”,出行安全隱患成了村民的“心病”;與此同時,村里農產品運輸受阻,直接影響村民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針對浪柴河村村民的出行難題,今年5月,大蒲柴河鎮紀委在督促鎮黨委、政府加快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的基礎上,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到39.49萬元項目資金,并于7月初啟動浪柴河村新吊橋重建項目。
項目推進過程中,大蒲柴河鎮紀委持續強化監督,緊盯項目進度與工程質量。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嶄新的吊橋全面建成,成功打通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一座“小橋梁”的重建,惠及了全村“大民生”,浪柴河村村民喜笑顏開、歡欣鼓舞,臉上滿是幸福感與獲得感。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玉才



